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2008年全國機電科技產業商務工作會議上曾表示,為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結構,中國將繼續完善汽車出口基地建設,再選擇船舶、數控機床等帶動性強的重點產業,培育一批新的出口基地。
專家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大量的普通機床將逐步讓位于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數控機床。國家機床行業將督導各個企業“限普壓產,發展數控”,堅決淘汰落后產品,大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因此,今后國內機床市場對普通機床的需求將穩中有降,但普通機床的出口潛力巨大。
此外,我國機床行業現有企業的機制、開發手段、營銷手段、經營管理結構、生產管理模式等方面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嚴重落后,這是制約我國機床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主要表現在:市場響應慢、交貨期長、質量問題多、生產成本高、利潤空間小、企業競爭力弱。
加之我國機床行業目前在一批共性的關鍵技術上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也嚴重制約了我國中高檔數控機床產業的發展。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生產的不同之處在于功能部件的成本占整機成本60%左右,而其質量、技術、性能更是決定因素。發展中高檔數控機床就必須采用這些先進的功能部件,而目前這些部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導致成本較高,嚴重降低了國產數控機床的競爭力。
高檔數控機床的需求急劇增加,這對機床工具企業是一個挑戰。因為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高檔產品跟不上需求的發展。這對那些早前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的企業而言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但是如果國產機床企業無法滿足用戶要求的話,也可能使國外高檔產品長驅直入,從而壟斷中國日益增長的高檔數控機床市場,并由此獲得了高額利潤。
從市場、環境和自身情況來看,當前都是機床發展最好的時期,因此企業要加快調整步伐,主動迎接挑戰。